目前分類:分組合作學習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7/17上午,率師生前往國北教大參加「分組合作學習」成果發表記者會:「合作學習」扶弱拔尖,長期深耕五年有成。

IMG_5848.JPG

帶領師生參加記者會:左起偉澤、玉君老師、宗霖、我、小龍女

FullSizeRender 37.jpg

和績優團隊及輔導教授群合影,由國教署邱乾國署長頒獎

Linda校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週四清晨,龍中校園份外寧靜,在MSSR(身教式寧靜閱讀)的實施下,孩子們沈浸於書香中,開啟一整天美好的學習時光。

我帶著手機APP進入各班做教室走察,老師正在進行分組學習的數學科教學活動,結合智慧教室的使用,課堂中孩子們專注的眼神,低聲的討論,老師走動巡視,觀察各組的學習,呈現一幅美麗的教室風景。

這是龍中日常!

世界在變化,龍中也在變化。

當世界從工業1.0的機械化,到2.0的電氣化、3.0的自動化,現今,我們迎來了「智慧化」的工業4.0新世代!互聯網、大數據、雲端管理,世界的腳步如此快速,Alpha Go打敗了世界棋王,我們還能堅持以過去的方式教育現今的孩子,以面對未來的世界嗎?記憶、背誦、標準答案己成昨日黃花,創新、連結才是未來玫瑰。(天下雜誌2015教育特刊)

Linda校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連著兩週到大坡國中做分組合作學習的觀課,很欣賞大坡國文老師的專業精神。觀課前討論,觀課時的觀察記錄與後面的回饋會議,都做得很到位,不愧是發展教師專業評鑑多年的學校,在這樣的討論中,我想彼此都成長很多。


每個人的視覺角度都存在著盲點,但藉著別人的眼睛來反思自己的不足,總是可以有不斷精進的動力,這樣具學習型組織氣氛的教師團體,如果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教育現場,我想,我們就可以很有信心的迎接教育的挑戰,因應世界的趨勢、潮流,而改變目前的教育現況吧!

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教育,沒有最好,但可以追求更好。我們邁出改變的腳步,不在卓越,而在跨越。跨越舊習性,改變舊思惟,當跨越成為一種可能,我們就有機會在交叉口看見不同的風景。改變,從0.01開始!2  

永安國中也在101年9月開始了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化工程。將近一年下來,我看到學生學習習慣的改變,與教師的成長。全校教師在試辦計畫中,利用假日,參與工作坊,學習如何改變習之已久的教學方式,翻轉教室的風景,從以教師教學為中心,努力改變為以學生學習為主體。

Linda校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 上學期末到日本教育參訪,參觀了日本兩所以學習共同體教學的中小學(睦中學、濱之鄉小學),心中有很大的震撼,一直在心中勾勒的理想學習圖像逐漸成形—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學校教育!

   在與學校教師多次溝通後,這個學年,我們開始了校內七、八年級的教學實驗,目的希望營造學生主動積極、合作討論、知識分享與擴散的學習殿堂。實施迄今,已逾1個月,在形式上,各班教室均已改為方便小組共學的分組學習模式,而各科的教學也逐步朝向以實作、討論、發表等多元評量的方式取代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形態。

         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以4人為單位的學習小組所組成的班級座位,教室桌椅排成ㄇ字形,以利隨時討論,課程進行以討論為主,希望不放棄任何學生(達成12年國教的終極目標—成就每個學生),教師組成學習社群,共同備課構思教材、教學方法與策略,彼此觀摩教學,進行教學回饋會議,深思與反省教學歷程,以追求彼此的專業成長。

   課程設計重點在於每一堂課中設計部份的作業或活動,藉由相互討論交流,獲得多元的思考刺激,加深或拓展個人視野。教材設計必須為學生預備伸展跳躍的機會,使學習更富挑戰。教師的角色由講授轉為引導學習,課堂的中心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轉而為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。

   課室觀察也是學習共同體成敗的關鍵因素。觀察的重點不是放在「應如何教」,而是基於課堂發生的事實,討論「孩子的學習在哪成立」,「在哪出現瓶頸」。教學後的反思,除了課前的教學設計,更要在課堂中關注「事件意義的多樣性解釋」、「事件關係的結構性認識」。

Linda校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